惋惜!“军中厨神”李春祥去世,享年66岁,大校军衔享军级待遇_中国_菜系_文化
6月4日,辽宁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突然发布讣告,资深级注册中国烹饪大师李春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66岁。
提到李春祥先生,虽然大家可能对他的名字感到陌生,但要是说到他的成就,绝对担得起任何人的敬佩。
曾为中国拿下世界烹饪大赛的第一枚金牌、从炊事员一步步晋升为大校军衔并享受军级待遇、成为我国仿珍菜系列的界内魁首。
这位“军中厨神”为国家带来过太多荣誉,因此他的离去才会让整个厨师界倍感痛心,那么他这一生都有过哪些高光时刻呢?
从厨子到“军中厨神”
展开剩余88%1959年,李春祥出生在辽宁铁岭,他的童年也和大多数农民家庭一样过着相对清贫的生活。
那个年代的人总是很踏实,就算只是孩子也可以早早地帮家庭承担起一些担子,而李春祥也是在儿时就开始忙着外出劳作的父母做饭。
虽然年纪尚小,也用不着做出多么精致的饭菜,但李春祥在做饭时还是很得心应手,而且也从没觉得这是件枯燥乏味的事。
彼时的李春祥并没觉得自己长大后会成为厨师,更不知道自己会因为那段军旅生涯一步步成为“军中厨神”。
1978年,李春祥应征入伍,在部队历练两年后,操场的砂砾将他磨砺成了一个更加挺拔的汉子,同时也让他确定了未来的人生目标——炊事员。
炊事员相对于其他兵种,可能更容易受到将士们的喜爱,而一位优秀炊事员的存在,也更容易通过可口的食物填补士兵们训练后的疲惫。
当李春祥拿起大勺和菜刀,他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重担,这可不同于小时候帮父母做饭,那会可以敷衍些,但在战友面前只能精益求精。
甚至都没人逼迫李春祥去把菜做得怎样怎样好吃,他自己就开始不断翻阅各种烹饪书籍去提升自己的厨艺。
部队里能借的书全都看一遍后,李春祥还要拜托外出的战友为自己带来新的烹饪书籍,他就像个饕餮一样不断吸收着各路菜系的做法。
直到1988年,第二届全国烹饪大赛如期举行,而李春祥也作为解放军烹饪代表团主要成员走上了赛场。
从刀工到烹饪,从凉菜到热菜,从经典到创新,李春祥的技术博得了所有评委的称赞,而他也为自己赢得了1枚金牌、1枚银牌以及7枚铜牌。
一位小小的炊事员就这样成为了“全国十佳厨师”,沈阳军区后勤部还专门为他召开了一场表彰大会,以及令众人羡慕的一等功。
就连电视台也跑来采访李春祥,而他也是在一瞬间就得到了全国的关注。
然而,李春祥并没有因为名气而变得骄傲,他始终都在默默地提升自己,只为备战未来的世界烹饪大赛。
成为国内十佳厨师,显然还不是李春祥的目标所在,他要继续向世界赛场迈入,并且还要拼尽全力为中国赢下一枚金牌,好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国烹饪文化的魅力。
1992年,李春祥代表中国参加首届世界烹饪大赛,他即将面对着来自全球近百位顶尖厨师。
中国菜系固然强大,但外国选手显然也不是吃干饭的,而且评委还都是以外国人居多,因此想要从中脱颖而出绝非一件易事。
好在李春祥为这一天准备了太久,而他那份色香味形俱全的“玉器什锦古塔”,更是赢得了不少外国选手的称赞。
直到赛事结束,李春祥一举夺得团体个人特别奖和个人特别奖两枚金牌,并以个人总分数最高的成绩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烹饪文化的博大精深。
掌声和荣誉随之而来,而李春祥的军衔也从少校晋升到了中校,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军中厨神”。
更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即使李春祥已经获得最高荣誉,但他依然没有飘飘然,反而还更加专注地扑进了烹饪事业当中...
拿着菜刀和大勺的烹饪传承者
获得至高荣誉之后的李春祥,开始以烹饪技艺推广事业为主,他光是发表相关论文就有50多篇,著作烹饪书籍也有20多部。
由李春祥专心推动的辽菜文化,终于开始被更多厨师重视起来,这也直接为整个辽宁省的餐饮业带来了蓬勃生机。
曾经有不少网友都喜欢说东北菜上不了台面,就比如那道耳熟能详的小鸡炖蘑菇,怎么看都不该成为菜系代表之一。
然而,很多年前小鸡炖蘑菇里的“小鸡”用的可不是单纯的鸡肉,而是如今已经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的“飞龙”。
东北菜系不是不够硬,而是因为食材太“硬”,所以目前大家吃到的很多东北名菜,实际上都是简化版本。
虽说民以食为天,但食用珍稀动物显然是不行的,因此李春祥也是早早地就有了“环保餐饮”的想法,而那本《“仿真”美味赛珍馐》也因此应运而生。
就比如其中那道极具特色的名菜“蟠桃赛熊掌”,李春祥用的可不是真熊掌,他是用牛筋、驼筋和食用蕈类等配料做成了口感无异的“假熊掌”。
虽然食材上被“以素代荤”了,但其味道口感绝对称得上是上乘,而李春祥也是凭借这种对菜系的环保创新,再次赢得了诸多厨师的赞同。
中国烹饪文化是祖先们一代代流传下的东西,李春祥比谁都想要让这一文化传承下去,因此他那矢志不渝的付出也一直被国家看在眼里。
鉴于李春祥为中国烹饪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他的军衔也从中校晋升为大校,并且还享受军级待遇。
尽管李春祥的名誉又一次得到提升,但他还是从前那副专注于烹饪时的模样,只是世事难料,谁也没想到他才刚66岁就被病魔夺走了生命。
李春祥的离世,对中国烹饪事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损失,但他的精神和著作却会继续流传下去,直至让更多人去
发布于:河南省